三度踏上這塊土地
還是難掩我的興奮
久違了蘭嶼…久違了我的愛
從機場一路走到漁人下榻的民宿”漁人之家”(教堂的)
因為我是提前來對現”關島機票”的
所以並沒有和住宿老闆聯繫
下了飛機已是下午快4點
島上最大居民"羊兒"也在第一時間內和我打過照面
(ㄟ...牠們真沒禮貌><.竟然轉過身去...剩下屁屁給我看.可惡><)
一路走來
發現路上多了路燈
記憶中…全島公路是沒有路燈的
想當初下著雨從燈塔下山騎著摩托車
真的是很可怕的經驗
畢竟當時我的夜騎經驗…那是第一次
哈哈
好家在有驚無險就是了
且在一些涼亭旁也多了一些手工藝品店
晚上和在蘭嶼打工的大學好友坡東先生見了面
第一件做的事情
就是在這新蓋餐廳的周邊海邊進行淨灘
"淨灘"..真假.在蘭嶼??
沒有錯
剛開始我也很意外這美麗的地方珊瑚灘上會有垃圾
在我們隨意清出一大袋後…我投降了
在這裡的垃圾
一些是遊客遺留的產物
絕大部分是海上漂流過來的禮物
從沒想過這裡的海邊會有垃圾
直到接下來的幾天我才漸漸明白
原來我們這些過客已開始用我們習慣的方式一點一滴的改變這塊島嶼
這是藍海屋的祕密景點....位在個私密的海邊
適合搭棚住宿及裸泳
所謂人潮帶來錢潮也帶來了垃圾的問題
在島上沒有焚化廠
連唯一的掩埋場也早在好幾年前就滿了><
現在的廢物的處理我想除了持續過量掩埋外....好像部分也是運回本島處理(運回這事是記憶中啦..不是很肯定.但過量掩埋卻是不爭的事實)
你在看我嗎???
你吃垃圾...我吃你...
也許這一幕在本島也是不段的重複上演
但在美麗的蘭嶼看到這一幕
令人格外心痛啊
老實說我很難過
島上開始出現一些外資所開設的餐館及民宿
在這個處處是原住民保留地的地方
除了婚姻媒介外
要合法取得這裡的土地使用權是需要技巧的
當然…這一塊是我不願多談卻也避不了的現象
我是位自私的旅客
衷心希望她們一直純樸美好
明知這樣有違經濟的發展
但是
看著自以為是的台灣人用在綠島.本島的經濟發展模式套用在蘭嶼島上
心情真的很複雜
如果我想要那些熱鬧水上活動
如果我想要那些夜不寧靜的生活
如果我想要那種充滿光害的霓虹世界
如果我要那樣發展…我為何還要花上萬把塊遠渡太平洋來到這裡
究竟到來蘭嶼的住宿.交通費要多少呢?
以台北-蘭嶼為例
- 飛機來回台東花費約4000元(時間一趟50多分鐘)+台東來回蘭嶼飛機票約2600元(時間一趟20多分鐘)=大約花上6600元
- 就算你坐火車來回台東自強也要1400元(時間一趟5個多小時)+台東蘭嶼船票來回2000元(時間一趟2個多小時)=大約花費3400元
- 島上住宿不比本島便宜.以我一人住宿經驗來說.住的不差是指有基本的冷氣套房來說.一晚也要400-1200元甚至更多也不一定(視淡.旺季而定)
簡單來說3天2夜玩一趟下來…住宿抓600元來算.不花上個5000-8000元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更別說島上物價都包含船費…畢竟一周才幾次船的物資補給.所以價格自然比本島貴上一些
例如:泡麵最少24元起跳.茶里王30元.普通蛋餅25-30元不等…有時連很陽春的陽春麵也要50-70元
吃的貴也不見得手藝一定很了得
當然很物美價廉的美食也是有啦…但我是指以一般東西來做比較.島上是貴了些
之前島上只有唯一的”新光三越”時…哈.指的是農會超市啦
年營業額破千萬
你可以想像
這裡物資缺乏.人民所得低.東西價格卻不低
這樣的生活…對居民來說自然是苦了些
島上生活看似簡單..其實背後有著說不盡的民生苦痛
教育啊.核廢料存放問題.政府補助費的發放….好多好多啊
從我第一次來到這
和民宿老闆聊過後就深深的體悟到
這島嶼美麗背後的哀愁
在這真的是居不易啊
所以
我很能明白她們也想追求更好生活的渴望
當島上開起了網咖.有了酒吧
我就明白
社會.經濟的衝擊以避免不了了
但我衷心的懇求島上的居民
可以不要讓蘭嶼步上綠島的後途嗎
我沒有到過綠島
卻很清楚那裏的過度商業化及環境破壞
來過人之島嶼的人
一定很難忘懷這的寧靜美好
我相信我不會是第一個提出這樣一問的過客
在路上
我也和當地一位有人閒聊到這類的問題
他說”我不是第一個這樣對他們提出訴求的遊客…不要讓蘭嶼步上綠島的後途.這點他們當地人也很慌也很無措…他們想要改變現在的生活品質.卻不想被外來文化破壞了原有的傳統及美好的環境…經濟與環境要取的平衡點.他們沒有方向…開過幾次會也不知該如何是從”
看著他的慌
讓我有一股想投身政治.社群團體的衝動…為他們貢獻己力
島上的達悟族不同於本島上的其他族群
他們是個均權的族群
他們沒有頭目
所有人說話的分量都一樣大
各部落靠著部分家族的關係而維繫著各部落的秩序
除了權力大家一樣外
就連島上資源也用均分的…權利均分
我雖不是很清楚族人物資均分的制度
卻很欣賞他們這種對大自然”取之有道.有限的觀念”
族人總是不過分取用自然界的東西
包括海裡的資源取得也是
例如在飛魚季時
族人只對飛魚進行適當的捕捉…藉機讓其他魚群可以得到休憩的機會
島上除了自來水外.其餘的天然水的引用是受到限制的
每個部落可以引用的天然水量是需要經過討論同意後方可配給
近來因為觀光逐漸興盛
居民紛紛將自家改建成民宿
水的配給成了問題
在每個部落的天然引用水量有限的情況下
在椰油部落
有人竟不顧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執意自行接管引水來給自家民宿自用
這樣的規則破壞在當地當然引起了不少爭議
是它
是它嗎....
還是它...
這幾棟正在大興土木的建築.究竟是誰這麼自縊破壞
不但如此
以往以水芋及地瓜為主食的族人
荒廢了大半水芋田.紛紛改建成民宿
這是在東清祈禱山前的一片水芋田
3年前這裡作物豐收
看似階梯的地方....就是曾經的田地
而這是在環島公路上往椰油部落的一處路旁
一旁還有人們辛苦的作物
另一邊則是荒廢的農田><
因為她們看到了只要收收房租…幾個月的收入.可能好過你一整年在田裡的辛苦努力
以往每個部落都會辦屬於自己部落的小米祭
現在也變成了只剩紅頭部落還有種植
當然我所說的大多是我所看到的族人外在的改變
內在的文化改變更是不勝枚舉
但畢竟我未深入研究過達悟族
所以只能單就眼睛看到的作發表
友人阿南告訴我
其實我們只是看到外資在島上坐的大幅度外觀改變
以傳統習慣來說
其實外觀改變最多的紅頭部落才是保有傳統生活習慣最多及完整的地方
我不知道何謂傳統的生活習慣
但這話著實撼動了我
人真的不能眼見為憑
也許我不夠客觀也很悲觀
我只純粹想表達自己的看法而已
為了經濟...蘭嶼究竟付出了多少代價
話題再拉回一開始的路燈
看著一座座太陽能及風力發電的路燈
我不經要問…這是為誰而建
之前鄉公所因為經費問題不願有後續維護的責任問題
故要求部落若要路燈就自行出錢
現在卻莫名的在部分環島公路上裝上這種造價不斐的路燈
而非各部落內
苦笑啊…
也許它們的出現是有改善到當地人的生活
但我想它們最大的用意應該是要滿足觀光的需求
啊…我好極端不客觀喔
漏漏長的一篇沉重文章
心情雖然有沉重
但是
我真的無法否認的是
如果你覺得現在的蘭嶼很美
那請相信我
以前更美...它正在逐漸改變消失中 Fin